講師培訓課程6 : 講師的四重境界│ 教學方法與技巧促進學習

很多講師跟我說,現在企業培訓對講師的要求標準愈來愈高了,不僅僅內容要有料,實用性要高,而且還要讓學員覺得歡樂,因此對講師的挑戰也日益增加。坦白而言,這的確是真實現象,因為現在網路訊息如此發達,Youtube 的影片或TED的演講盛行,學員的視野被打開了,當然講師就不可能只用傳遞知識的角度在授課,必須要更用心設計或規劃課程內容及教學技巧,才能引發學員更深層的共鳴。但我認為不論在甚麼狀況下授課,一個好課程永遠要符合四重境界:「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悟」。

講師的四重境界

教學技巧 : 第一重境界「言之有物」(學習內容)

指的是講師在規劃課程內容時必須有內涵,尤其在企業培訓,此內涵指的是對學員有實用性,不能空談理論,這內容必須高度連結學員的工作場景與管理情境,並能促進學員解決工作上的難題,而且不能太複雜花俏;因為企業的夥伴每天要處理的事務很多,講師必須提供簡單實用的技巧或步驟來協助其學習,否則學員很容易遺忘,當然就不會使用了。   

 

因此,建議各位講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取材與規劃必須符合 SEE的原則 : “Simple truth簡單的真理、Effective tools 有效的工具、Expected result 期待的成果”,所有好用的知識一定是 “簡單的真理”,因為簡單才容易操作與熟練,太複雜的學習理論留給大學教授即可,在企業上課的講師必須有能力將內容「化繁為簡」;並且能夠瞭解企業學員的工作挑戰與難點,能夠選擇 “有效的工具”來提供給學員使用,最後達到“期待的(學習)成果”,也就是所有跟學習成果無關的內容盡量去除,才能促進學習成效。

教學技巧 : 第二重境界「言之有理」(學習結構)

指的是講師在規劃課程內容時,必須用學員容易學習的角度來結構內容的邏輯與系統。例如,兩天14小時的課程,教學內容與主題必定涵蓋面廣甚至複雜,因此講師必須有能力將內容 “系統化” 或 “結構化”,因為系統容易協助學員看到全貌,結構能夠幫助學員梳理邏輯。

 

常用的手法是將每個單元組成一組頭文字學,例如 : JC Training 公司的「Team Leadership 團隊領導力」課程,它將高績效團隊的五大元素分解成 “P.R.I.C.E”  : Purpose & Vision 目標清晰 、Role & Responsibility 角色明確、Interdependent 互信互助、Communication 坦誠溝通,每一個英文字各代表一個關鍵要素,邏輯簡單且容易記憶,這樣的設計極具巧思,也幫助學員上完課後記憶深刻。

 

另外,從講師授課的角度來談「言之有理」,也就是講師在課堂上不論是舉例、說故事、做活動,每個環節必須切合主題;我相信你上課時曾經歷過講師講了一個故事或案例,然後你心裡很疑惑的是 — “so what?” (那又怎麼樣? );也就是你非常不解 — 講師講這個故事或案例跟主題有什麼關係? 這就言之沒理了。

 

因此,講師在取材切題方面絕對是一大學問,這個能力牽涉到講師的量值力度 : 知識量、經驗值、洞察力(insight)、理解度(對主題的深入理解程度)」,理解度尤其對於講師講授國外代理課程的要求非常重要,因為當你理解國外教材內容有偏差時,當然你的舉例就會似是而非了;而講師的 “量值力度” 每個面向都需要下扎實且深厚的努力才能累積,絕非一蹴可幾的。

教學技巧 : 第三重境界「言之有趣」(學習互動)

指的是講師在設計課程內容及授課時,必須讓學員覺得有趣且有吸引力,才願意高度參與互動。別誤解我的意思,有趣不代表你要講笑話,也不代表你必須言語幽默,有趣可以透過好的活動設計或多元的教學法讓學員參與其中,這樣的作法才是99%的講師可以學習且容易在課堂上運用的。當學員的參與互動度高,當然他們在學習上就會興趣盎然,上完兩天課程還感覺意猶未盡,這才是我建議多數講師可以多運用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另外,講師可以自己長期修煉的言之有趣是「臨場的幽默感」,這樣的臨場反應需要大量的課堂授課經驗來累積,而且必須有意識地練習“臨場抓笑點”,如果你看過張菲或吳宗憲主持節目,你就能領略到這個技巧,這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與嘗試,才能抓到訣竅且運用自如,也能夠形成你個人的獨特授課風格。

教學技巧 : 第四重境界「言之有感」(學習省思)

指的是講師在授課時,能夠用故事、舉例或體驗活動來觸動學員的內心,引發學生的深切省思,讓學生感悟深刻。這個境界仰賴講師個人深刻的生活體驗與人生經歷,結合他的深度洞察力(insight),來觸發學員的內在共鳴;常用的手法是 — 連結學員的家庭生活或個人成長省思,較容易觸動學員的內心感悟;當然,這個洞察力(insight)也必須大量刻意練習與觀察累積,才能做到。

 

建議各位講師可以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來練習,例如,我曾經看丹佐華盛頓主演的動作犯罪片 “私刑教育 : The Equalizer” 時,電影片頭出現一段話 : 

「人生有兩個最重要的日子 : 你出生的那一天和明瞭了你存在意義的那一天。

我就馬上思考與聯想,可以在那種課程使用這個引言,後來思考完就連結到領導力的課程“公司的使命感”,公司的使命感就是陳述公司存在的意義;也可以運用到個人發展課程,也就是尋找自己的使命感 (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還可以用在擬定“個人的服務願景聲明”、… ,你可以做更多的連結與洞察,當你經常練習時,你會發現你的洞察力與連結力會變得越來越深厚與快速。

建議你可以用這四重境界來構思自己的課程,問問自己 : 你可以做到第幾重境界? 其實,我將之定義成四重境界本身的論述就有問題,因為好像第四重境界就比第一重境界優越且高深,其實不然。當你對講課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後,你會發現,「言之有物」不見得比「言之有趣」簡單,因為要設計一門符合 SEE原則的內容就非常困難與挑戰,因為它需要講師對某個主題有深厚的研究與理解才有辦法,絕對不是擷取幾本書的內容拼裝起來就可以了。例如,當你體驗過 Paul Hersey 的情境領導 Situational Leadership®課程、PIL公司的當責系列課程、Fierce公司的非常領導 Fierce® Conversation 課程、…各個領域的世界級經典課程後,你就會發現 「言之有物」原來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啊 !


所以,我真正想給講師建議的是 — 你可以用這四個元素來衡量自己的課程,不斷地在每個元素上精進,當你有意識地做這個努力時,你的課程才有機會在企業培訓領域受到高度認可與得到持續性的訂單,講師之路才能走寬廣與長久!

[參考課程 : 講師培訓課程 TTT  ]